凉山州疾控中心提示
调整措施不等于放松防控
6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5例(福建7例,上海4例,陕西3例,天津2例,浙江2例,山东2例,广东2例,四川2例,重庆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2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12例(安徽9例,山东2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公众要密切关注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广西防城港市,辽宁丹东市,安徽合肥市、宿州市、淮北市,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无锡市、淮安市等地疫情情况。
关注疫情动态,主动报备测核酸
7天内有本土疫情发生地区旅居史的来(返)凉人员在须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单位和入住酒店报备。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来返凉人员报备登记”主动报备。如不便采取二维码方式报备,可通过电话等方式向目的地社区(村)登记报备(电话号码请通过网络或114等方式查询)。
不主动申报、刻意隐瞒信息或拒绝接受隔离医学观察,造成疫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规定,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来(返)凉政策做出重要调整
保障来(返)凉人员有序流动
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对有州外低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保障高校学生顺利返乡
不得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措施。对于有疫情的地区,高校内如果没有疫情,实施7天以上封闭管理结束后,学生可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校返乡,返乡后不再集中隔离。无疫情地区的高校学生可正常离校返乡。
保障客货车司乘人员顺利通行
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同行。不准限制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客运、货运人员和车辆通行,不准简单以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为由限制客运、货运人员和车辆通行。
落实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
民宿、网约房、酒吧、歌舞厅、洗浴场所、棋牌室(麻将馆)、网吧、电子游艺厅、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十类重点场所要严格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发现健康码异常(红码、黄码、弹窗)或“四川天府健康通”显示有风险城市旅居史、行程卡带“*”人员,应限制其进入上述重点场所(弹窗人员可进入民宿、网约房),并第一时间报告所在社区(村)。旅游景区、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院剧场等文旅场所和交通场站、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农贸市场、宗教寺庙、餐饮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均要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亮码和扫码通行要求,以及通风换气、清洁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优化入境人员管理措施
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期间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专家提醒
牢记防疫 “三件套” “五还要”
日常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防疫三件套”,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要正确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主动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因此,请适龄、无禁忌的人群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市民,尽快接种加强针。
温馨提示
不前往涉疫地区。市民朋友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非必要不前往有病例报告的城市。州外旅游、出差归来后,建议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主动接种新冠疫苗。符合条件的市民应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我州已全面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工作,请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间隔达6个月的市民,及时就近进行新冠疫苗加强接种,共同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落实健康生活方式。自觉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文明健康好习惯,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出入公共场所时,积极配合测量体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等防控措施。